>>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报道
让宁夏“好味道”直达北京“菜篮子”——自治区政协持续推动宁夏特色农产品走进北京市场
2025-07-30 08:59:38   来源:华兴时报

  6月16日,首批满载宁夏永宁县新鲜香芹的冷藏货车,稳稳停靠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专属档口,工人们将一筐筐青翠欲滴的香芹卸货、分装,采购商络绎不绝。随着采摘旺季到来,在这里,专属永宁香芹的3个档口日销量可达60吨至80吨,通过新发地市场集散流通,走进北京的商超、餐厅和千家万户的餐桌。

  7月7日至8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新闻中心主任杨斌带领4位“萝卜大王”来宁,深入泾源县泾河源镇、兴盛乡的田间地头,细看作物长势,测试土壤品质,为当地免费优选提供新发地市场所需的萝卜种子,促进田间直供市场的合作订单加紧落地。

  7月10日至11日,永宁县组织6家专业合作社、种植销售企业负责人奔赴北京,回访新发地市场考察与洽谈,全力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叩开北京市场的大门。

  ……

  “你来我往”的密切互动,正是自治区政协持续推动京宁合作、助力宁夏特色农产品开拓北京市场的生动缩影。

  发挥优势 持续推动“宁味进京”

  北京是世界上最大、最密集的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对优质农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去年交易量1580万吨、交易额1306亿元,在全国46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名列前茅。

  与北京新发地的合作,可以回溯到2021年7月。当时,平罗县姚伏镇曙光村番茄滞销,农民利益受损。自治区领导陈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牵线搭桥协调北京市丰台区委、区政府会同新发地市场负责人专程来宁考察,促成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客商精准对接平罗蔬菜产地,以订单式种植畅通销路。围绕支持宁夏优质农产品销售流通,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宁夏农业主管部门达成合作,助力实现产销两旺和农民增收。

  十二届自治区政协积极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在推动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宁夏、拓展北京市场上发挥独特作用,小切口深入,拓宽销售渠道,以点带面、拓面成片,扩大宁夏特色产业发展“朋友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今年,自治区政协积极推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自治区农业主管部门深化合作模式,完善长效合作机制,助力宁夏农产品提升品质品相、完善销售网络、畅通流通渠道。

  2月24日至26日,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赴北京市丰台区调研对接农业农村领域合作事宜,先后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樊家村鼎业未来健康产业园、北京市花乡花木集团丰台区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张家坟智慧农业园区等地调研。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会议中心,调研组一行与丰台区委农工委、丰台区商务局、新发地市场等方面开展座谈,就壮大农产品规模、擦亮农产品品牌、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延长产业链增加利润空间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在建立联系对接机制、宁夏农产品促销售、种业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5月24日,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自治区副主席王立带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及部分县区负责人赴京,走访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详细了解农产品流通情况、宁夏各类农产品在首都市场的消费表现和发展趋势。双方就进一步探索宁夏特色农产品在京销售的新路径、新模式,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形成品牌产品矩阵,满足新时代消费需求展开交流。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与宁夏农业农村厅合作,建立完善宁夏农业生产数据与北京市场消费数据互通渠道,持续推动两地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宁夏借鉴新发地市场销售终端和营销经验,发展新兴社交电商模式,进一步推动宁夏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北京新发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十个一”合作举措:

  开辟一个窗口,助力宁味畅达首都。在新发地市场设立一个宁夏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配设专用仓库,让宁夏牛羊肉、枸杞、黄花菜、冷凉蔬菜、亚麻籽油、大米等农产品进京,为宁夏农产品拓展广阔市场空间。

  办好一个展会,推广“宁”字号农产品。借助新发地品牌资源、客户资源以及销售终端,举办宁夏名特优新农产品展会,开展全方位、持续性的宣传推广活动,使“宁”字号农产品深入人心。

  打造一批品牌,点亮宁夏农产品新名片。协助宁夏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激活宁夏农产品产业链,为宁夏农产品贴上特色鲜明的新名片。

  引进一批新品种,强化农产品竞争力。紧跟消费市场持续升级与旺盛需求,依托北京科研机构与农业研发优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的综合附加值。

  种好一批样板田,推动产业蝶变升级。动员新发地企业商户积极参与宁夏耕地等级质量提升工作,对硒砂瓜、滩羊、西红柿等,开展品种升级和土壤改良,种植一批标准化、示范化的样板田,带动农户调整产业与种植结构,形成“龙头企业抓两端,农民兄弟中间干”的新型合作模式。

  培养一支队伍,增强市场驾驭能力。组织宁夏农业商贸企业、种植合作社和产品经纪人走进新发地,助力宁夏本土经纪人提升企业管理经营、农产品销售水平。

  双方还将设立宁夏农特产品经营户非公经济党组织,建立宁夏农副产品流通驻北京新发地联络处,选树一批宁夏农产品运销先进和商户标杆,统筹对接两地资源,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形成“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农户受益”的良好模式。

  这份系统性合作协议,为宁夏农产品长期稳定进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标志着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牵线搭桥助力“好东西卖上好价钱”

  “永宁香芹”是永宁县联农带农富农的支柱性产业,种植规模从2020年的120亩,逐步扩大到今年的2万亩,夏秋季占据全国香芹市场较高份额,去年“永宁香芹”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稳固本地商超渠道的同时,该县积极发展“订单种植”,与广州江南市场、长沙海吉星等大型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 今年,经自治区政协牵线搭桥,永宁县香芹种植龙头企业与北京新发地市场成功对接,通过推动“宁味进京”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为产业发展储备后劲,实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小产业融入大格局。永宁县将进一步拓展与新发地市场合作范围,聚焦香芹、番茄、山药、蜜薯、辣椒、西兰花、鲜食玉米7个“大单品”,打造生产基地,推动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

  泾源县地处六盘山东麓,资源丰富,物产丰饶,但面临“优质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的困境,迫切需要融入大平台,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北京新发地市场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宁夏馆是“宁味进京”的重要窗口,5月下旬,泾源县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在京与宁夏馆市场部负责人对接,重点推介牛肉、蜂蜜、山泉水、菌菇等农特产品,就在京销售达成合作意向。泾水源、众天、六盘源等6家企业与新发地市场初步建立产销直通机制,7月,六盘源公司向新发地市场订单式供应瓶装山泉水,预计月销售额124万元;众天蜂业与山东临沂立俊供应链公司签订蜂蜜水供销协议,预计月销售额1200万元。两地携手8月份在新发地市场举办泾源农特产品推介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为泾源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品畅销增值注入强劲动能。

  自治区政协持续发挥联系广泛优势,不断助推“宁味进京”

  5月24日至26日,宁夏精品中国行(北京站)暨宁夏特色农产品进部委进央企进高校系列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宁夏“六特”产业670余款农产品集中亮相,90家展位通过“产业全景+文化赋能”双核布局展示“宁夏风味”,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成员单位、电商新零售平台、餐饮协会代表等200家单位参加。

  8家中央定点帮扶央企单位与宁夏帮扶县(区)签订2025年消费帮扶协议,总金额1.55亿元。全国总工会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宁夏农产品产能与工会采购需求,助力企业降低采购成本超20%。

  6家宁夏龙头企业代表入选“工会福利优选供应商库”,达成葡萄酒、枸杞、牛奶、牛肉、滩羊肉、中药材及农村电商等产业合作,签约总金额达4.86亿元,直接打通宁夏农产品进京销售渠道,预计年订单额突破6亿元。

  从解决一域滞销的燃眉之急,到构建辐射全国的深度合作机制,自治区政协始终聚焦我区特色农产品“好东西要卖上好价钱”,积极牵线搭桥,广泛链接社会资源,以“小切口”撬动“大市场”,推动宁夏优质特色农产品一步一个脚印,源源不断走向北京市场、走向全国。

  自治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政协立足政协职能定位和独特优势,将持续助推完善京宁合作机制,助力“本地供给能力”与“外部市场需求”高效对接,为拓展对外合作渠道,让宁夏特色农产品从“产得好”转向“卖得好”,把田间地头的“好收成”变成群众口袋里的“好收入”。(记者 陈 敏)


【责任编辑】:包瑞